晚餐太晚吃 肥胖、糖尿病找上門



該吃什麼好、先吃蔬菜這種一餐中的順序很重要,但「何時」吃的時間點也很重要。在最近的研究中,生物時鐘基因(clock genes)和進食節奏的「時間營養學」受到了關注。舉例來說,每天都吃早餐的孩子成績比較好,並不只是因為早餐補充了大腦的能量。吃了早餐,腦內控制體內節奏的中樞神經會被刺激。因為這個刺激,體內的「生物時鐘基因」節奏獲得調整,提升了唸書的效率。
四字成語大全
生物時鐘基因是存在於人體全身六十兆個細胞中的基因。它在我們體內就像時鐘一樣二十四小時運作,負責體溫或荷爾蒙等的作用。這個生物時鐘基因的節奏一旦變混亂,運動能力或能量的代謝就會下降,使我們變得容易發胖。
而且,生物時鐘基因裡有個BMAL-1,它具有讓細胞囤積脂肪的作用。這個作用一般在下午兩點左右最弱,過了這個時間就會慢慢變強,在晚上十點到凌晨兩點的時候最為強烈。我們常會聽到「為了預防發胖,不要太晚吃東西」這樣的告誡,就是因為BMAL-1 在晚上的作用比較強烈,若是在晚上吃東西的話,就會促進脂肪的囤積。

Tokuyo新一代人魚線製造機
通常,食物的消化、吸收,需要花三到四個小時,為了在深夜一點前結束消化吸收,最好在晚上九點前吃完晚餐。我有個好方法可以推薦給各位,就是「分食」。因為工作必須晚歸的時候,下午可以先攝取一些輕食,像是果菜汁+飯糰、沙拉+三明治等。下班後只吃蔬菜或蛋白質的主菜,避免在晚上九點後攝取容易變成中性脂肪的碳水化合物。
另外,太晚吃晚餐的話,胰島素的分泌量也會增加。假如持續讓胰島素分泌過多,最後就會變得量不足,作用變差而造成糖尿病。為了好好珍惜胰島素,盡可能不要太晚吃東西是很重要的事。
(關鍵字: 糖尿病 , 肥胖 , 脂肪 , 飲食 , 晚餐 )

來源:yahoo 華人健康  (如果違反著作權 請來信告知)
緊實6大肌肉健腹機新上市

Related Posts:

  • 少量多餐的秘密 吃對自然窈窕【圖文提供/三采文化】 魔法公式裡「健康→零生病」,是我最重要的大目標,而要達成目標一定要大量收集資料,才是聰明的做法(參考別人的做法,可是會事半功倍的呦!)。但是更重要的是,讀完之後必須內化成適合自己的方法,因為每個人都不同,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,要如何內化成自己的方法呢?說來簡單,如果可以成為那種讀了些什麼新的方法,都想親身體驗看看的人,就可以將書中說的事情,內化成自己的方式。不過關於改變身體的方法,一般來說至少都要做三到四個月才會有… Read More
  • 運動後30分鐘 吃2片土司瘦更多【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/台北報導】 運動是減重勝利方程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,但許多人誤以為習慣激烈運動的飢餓感後,可縮小胃食量、提升減重效果;另有些人因飲食補償的心理,運動後放肆大吃。不過,營養師提醒,這些都是錯誤又傷身的減重方式,最聰明的運動飲食搭配法,是在運動後30分鐘內吃2片土司補充能量,運動2小時候再回歸正常的飲食。 運動後30分鐘內來兩片土司,有助於血糖穩定,補充能量,維持減重計畫。(攝影/駱慧雯) 星期五好車網 … Read More
  • 健康享「瘦」!4款營養減肥食譜【資料來源/39健康網】這4款營養減肥食譜分別是控制體內油脂、排清體內毒素、五臟調理。其中五臟調理可通過食用生薑、乾薑、茴香、花椒等佐料實現,只需在烹飪時加入適量即可。減重、瘦身除了透過運動增加基礎代謝外,飲食控制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。★冬瓜粥冬瓜是極為清淡的食物,熱量很低,常被作為減肥食物來吃,大家最常食用冬瓜的方式就是著名的冬瓜丸子湯。在中醫裡,冬瓜有排毒利尿、清熱解毒和降脂作用。這次推薦的冬瓜粥有助於消化吸收,同時更有利於減肥瘦身。別看冬瓜很… Read More
  • 韓女童顏秘技 喝青春之果巴西莓飲【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/台北報導】 日前韓國網站DCINSIDE公佈「穿校服去學校,也可以的30代童顏女明星」調查結果,結果喬妹宋慧喬以近5成的得票率擊敗韓智敏、宋智孝、全智賢等女星而奪冠。除了明星懂得保養之外,韓國女性也喜歡藉由吃的保養品讓自己保持美麗童顏,其中以去年受到市場喜愛的莓果類果汁最具代表,這一股美顏旋風也即將引爆登台。 韓國女性喜歡藉由吃的保養品讓自己保持美麗童顏。 藍藍的懶惰貓 近幾年美魔女當道,許多女性… Read More
  • 青梅排毒!1顆20大卡助排宿便【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/台北報導】清明節前後,正是吃青梅最好時機。營養師指出,青梅熱量低1顆約20大卡,含大量有機酸及礦物質,味道雖然酸酸的,卻是屬於鹼性食物,具有平衡身體酸鹼值功能,不僅有助消化排除體內毒素,更能幫助排宿便預防便祕。清明節前後,正是吃青梅最好時機。(圖片提供/台北市農會)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蘇宜君指出,梅子是我國及日本特產,每年約清明節前後,是梅子的盛產期,一般多採收以青梅為主,因為酸度高甜度低,通常是做醃漬梅用,也是輸往日本或… 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