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華人健康網 記者郭靜育/台北報導】
牙周病是國人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,大多數的牙周病幾乎無感,以致於我們常容易忽略它,牙周病不僅僅是口腔的疾病,它還是全身系統性的疾病!但你知道肥胖跟牙周病有關嗎?根據研究指出,肥胖與牙周病息息相關,BMI大於27的人,未來罹患牙周病的機率會提高7%,不僅如此,牙周病還與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口腔癌等疾病有相關性。
開南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范靜媛指出,肥胖、血糖過高、三酸甘油脂過高者患有牙周病的機率是較一般人來得高,BMI值大於27即為過胖,容易增加氧化壓力,進而引起發炎反應,會提高牙周病的發生機率。若要降低氧化壓力、預防牙周病變,可適量運動消除自由基,降低發炎反應,且需多食用新鮮水果,最好選擇富含豐富維他命C與類黃酮等抗氧化力強的水果,都可以有效降低牙周病的風險性。
牙周囊袋是牙周病的判斷依據,囊袋深度大於4mm者,需積極治療牙周病。台灣有54%的成年人有牙周囊袋,大約是970萬人,但牙周病初期並無任何明顯症狀,可以說是幾乎無感,若感覺牙齒動搖、脫落,這也就表示牙齒已經接近壽終正寢,只能仰賴植牙。
一份台灣牙科健康照護協會籌備會所做的「全國牙周病調查」資料顯示,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病的機率是沒有糖尿病者的2至4倍,也與肥胖、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具有共病關係,且牙周病個案會增加25%口腔癌前病變或導致口腔癌發生的機會。由此可見,牙周病不單只是口腔的疾病,更是全身性的發炎疾病。
統計資料也顯示,中高齡的男性、吸菸、嚼食檳榔、不吃水果、攝取高糖份的飲料、且口腔衛生習慣不好者較容易得到牙周病。其中抽菸導致牙周病的機率最高,占17%;其次是高糖飲料,牙周病風險會提高16%。
預防牙周病 牙線比牙刷重要
如何降低牙周病風險?本身是牙醫師的台灣牙科健康照護協會籌備會主任委員賴弘明建議,多吃新鮮水果、少喝飲料、戒菸酒檳榔、適度運動,都能降低自由基生成,減少身體發炎因子,是保護牙齒健康的好方法。除此之外,早晚刷牙、強化個人口腔清潔衛生習慣、每半年定期至牙醫師檢查、每天用牙線徹底將牙縫刮乾淨,配合牙刷清潔牙齒表面,減少牙菌斑附著,都是有效預防牙周病產生的不二法門。
若已經罹患牙周病,應儘早接受治療,降低掉牙、拔牙的風險。賴弘明牙醫師表示,牙周病的基本治療需6次,有健保給付,項目包括詳細檢查、牙菌斑刮除、正確的口腔清潔教導、複診等;若基本治療仍無法有效控制牙周病,需透過外科刮除手術;一旦外科手術也救不了牙周病變的牙齒,則必需進行拔牙、植牙等手術。
(關鍵字: 糖尿病 , 肥胖 , 牙周病 , 口腔癌 , 賴弘明 )來源:yahoo 華人健康 (如果違反著作權 請來信告知)